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中國航空工業(yè)第一集團公司第625研究所)位于北京市朝陽區(qū),地處CBD(中央商務區(qū))邊緣地帶,交通便利,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人文氣氛濃厚。
我所成立于1957年7月,是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156個重點工程項目之一,是全國唯一專門從事航空制造技術研究和工藝裝備開發(fā)的綜合性研究所,也是全國著名的機電產品技術開發(fā)中心。建所以來,我所已培養(yǎng)和鍛煉出一支專業(yè)配套、經驗豐富的科技及技工隊伍,已取得重要科研成果600余項,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以來,獲得部級以上科技成果200余項。全所現有職工1400余人,其中專業(yè)技術人員占60%,有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員30余人,高級工程師200余人,工程師300余人。
建所40多年來,我所為我國新型飛機、發(fā)動機研制和航空工廠的技術改造提供了大量先進制造技術和工藝裝備,在數控及柔性制造系統(tǒng)、計算機應用軟件、高能束流加工、先進電加工、特種焊接、復合材料構件制造、鈑金成形、機械連接與裝配、無損檢測、航空工業(yè)生產組織管理、航空制造技術戰(zhàn)略研究與規(guī)劃等專業(yè)領域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和先進水平。建立了包括高能束流加工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北京柔性制造系統(tǒng)實驗中心、航空連接技術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樹脂基復合材料構件制造技術研究開發(fā)中心在內的27個實驗室。有樹脂基復合材料構件、SPF/DB結構件、金屬蜂窩封嚴環(huán)、航空鈦合金緊固件、膠接蜂窩、機加零件柔性制造和航空發(fā)動機零件小孔加工等多條試制及小批生產線可承擔生產。
改革開放以后,我所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與技術交流,先后與美國、俄羅斯、德國、法國、瑞士、意大利等近30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技術交流與經濟合作關系。同時,我所還大力將科技成果轉化為民用工業(yè)部門的生產力,迄今已提供了大量數控機床、輪胎成型機械、制藥機械、組合機床及自動線、輕工及食品包裝機械、特種焊接設備等,為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